易显360工业内窥镜采用超微型高清探头与智能图像拼接技术,突破传统检测盲区,实现密闭空间、复杂结构件的单次成像全视角探查,为设备内部缺陷排查提供革新性解决方案。 广泛应用于: ✔ 设备内部缺陷排查 ✔ 管道焊缝检测 ✔ 密闭容器残留物检查 ✔动力电池模组内部焊接点缺陷排查 | ![]() |
型号 | 芯片 | 视场范围(直径*高度)mm*mm | 接口 | 工作波长(nm) | 文件预览 | 查看详情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小 | 一般 | 最大 | ||||||
RBP1025F-I | 1/3.0 | 45*27.9 | 60*38.4 | 100*66 | C | 450-650 | 详情 | |
RF0215F-C | 1/1.8 | 0.2*10 | 8*12 | 15*12 | C | 450-650 | 详情 | |
RF0730A-C | 1/1.8 | 7*5 | 20*16.5 | 30*25 | C | 450-650 | 详情 | |
RFO312F-I | 1/1.8 | 3*2.8 | 8*8.2 | 12*12.3 | C | 450-650 | 详情 | |
RF0730A-D | 2/3.0 | 7*5 | 20*16.5 | 30*25 | C | 450-650 | 详情 | |
RF3080F-D | 2/3.0 | 30*27 | 60*40 | 80*26.5 | C | 450-650 | 详情 | |
RPL3600A-D | 2/3.0 | 5*5 | 20*20 | 120*120 | C | 450-650 | 详情 |
360 镜头(工业内窥镜)是一种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无损检测设备,其核心部件为具备 360 度全景成像功能的镜头。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和图像采集技术,该镜头能够一次性获取检测部位的全方位图像信息,无需像传统内窥镜那样多次调整视角。设备由镜头探头、传输线缆、图像处理单元及显示终端组成,常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、电力、石化等行业,可深入设备内部,对管道、腔体、发动机内部等肉眼难以直接观察的部位进行检测,帮助工程师快速发现内部结构的裂纹、磨损、异物残留等问题 。
360 镜头(工业内窥镜)利用光学成像与电子图像处理技术协同工作。镜头部分采用环形分布的多个微型摄像头或特殊的棱镜光学系统,采集周围 360 度范围内的图像信息;采集到的图像数据通过传输线缆传输至图像处理单元,该单元对图像进行拼接、矫正和优化处理,最终在显示终端上呈现出完整的 360 度全景画面,使检测人员能够清晰、全面地观察被检测对象内部情况。
360 镜头(工业内窥镜)应用广泛。在航空航天领域,用于检测飞机发动机叶片磨损、燃烧室内部裂纹;汽车制造行业,可检查发动机缸体内部铸造缺陷、变速箱内部零件装配情况;电力行业中,对锅炉管道内壁腐蚀、汽轮机叶片损伤进行检测;石化行业用于检测管道内部结垢、焊缝质量;此外,还适用于压力容器、船舶制造、机械加工等行业的内部结构无损检测场景。
相比传统内窥镜,360 镜头优势显著。其一,检测效率大幅提升,传统内窥镜需不断调整探头角度逐步观察,而 360 镜头可一次性获取全方位图像,缩短检测时间;其二,检测准确性更高,避免因视角遗漏导致的检测盲区,能更全面发现缺陷;其三,操作更便捷,无需复杂的探头角度调整操作,降低了检测人员的操作难度和工作强度;其四,图像呈现更直观,全景画面便于检测人员快速掌握整体情况,提高分析判断效率。
选择时需考虑多方面因素。首先是检测环境,若检测空间狭小、弯曲复杂,需选择直径小、柔韧性好的探头;高温、高湿、腐蚀性环境,则要选用具备耐高温、防水、防腐蚀性能的设备。其次是检测精度要求,根据缺陷尺寸大小选择对应分辨率的镜头,例如检测细微裂纹,需高分辨率产品。再者,要考虑图像传输距离,确保传输线缆长度满足检测需求,同时关注设备的便携性、操作便捷性及数据存储功能等。